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公开
关于在成华区各社区实施“肺结节医学科普宣传”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12-20

一、基本情况

2016年10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CT检查在体检中的广泛应用,肺癌的早期筛查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据估计每三个“健康人”去做胸部螺旋CT,1个就会查出肺结节。近两年,在心胸外科门诊,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因为肺部结节来就诊的。很多人因此非常焦虑和担心,甚至认为自己是肺癌,就诊时询问是肺癌吗?有无转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但也有的人对肺结节的检查结果不以为然,等“结节”增大变成“肿块”,就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影响治疗预后。

肺结节究竟是不是肺癌呢?统计数据显示,大约60%的人都会查出肺部结节,而查出来的这些肺结节中,大约95%的肺部结节都是良性病变,只有5%左右的肺结节会是肺癌。因此,查出肺结节后,可能是肺癌的可能性很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肺癌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

因此,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如下:

二、存在问题

1肺结节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概念,是肺部CT上的阴影,再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肺部的一个“小坨坨”。人们通过体检发现肺部有结节样的结构,则称之为肺结节。从医学角度讲,肺结节是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的实性或亚实性的肺部阴影。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办,如如何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肺结节的随访时间和肺结节何时该手术等问题困扰着大多数肺结节的患者。

2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普通人的肺结节患者,对肺结节认知较少,有的甚至认为肺结节就是肺癌,或是较小的肺结节也很担心,到处求医,实施各种过度治疗,甚至看到自己肺部有小结节,就很着急,就想赶紧手术切除,以免除后患。其实,不是所有肺部小结节都需要进行治疗,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意见建议

1 制作肺结节科普宣传资料,在成华区各社区、街道、居委会等张贴,宣传肺结节的科普知识。

2制作肺结节科普小册子宣传肺结节科普知识。

3以自媒体的方式,制作小视频,扫码观看肺结节相关科普知识。

4在各社区、街道等场所举办肺结节的科普知识讲座。

5心胸外科专家参与,定期举办“肺结节科普活动周”。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肺结节科普宣传活动,普及肺结节科普知识,旨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肺结节,消除对肺结节的焦虑情绪,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随访,是否需要治疗或合理的手术时机,从而避免过多的检查浪费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和辐射暴露的机会,避免过度医疗或延误治疗,从而使肺结节患者达到最佳的预后。

 

提案人:邢万红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成华区委员会 承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成华区委员会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成都国翔科技有限公司 主编信箱:webmaster@chenghua.gov.cn
蜀ICP备2022012049号-1   我为政府网站找错